第三天一大早,谭家起了三顶轿子到彭家营,果然不出金珠所料,年过八旬的老外婆一看到银珠,一把将她拉到怀里泣不成声地说:“妞啊!妞啊!你咋想起来看看你老外婆呢,你妈她不该走呀!她这一走,我心里就一直放心不下你们,一直想你们,做梦也是你们兄妹几个围着我打转转,向我要妈,我哭啊哭啊,常常一直哭醒。花绮和你三姨妈家他们几个都有妈,我就不很挂牵他们,挂牵的就是你们兄妹们啊!”
这时银珠、花绮和她妈都哭成个泪人了,花绮的妈哭着赶紧劝说母亲:“妈,你就别哭了,孩子们这不是好好的来看你了吗,我姐她已经去了,你再悲伤也没用,让她知道了,在九泉之下也不好受。”家里其他人都来劝说,老年人这才止住了哭声。外婆搂住银珠,摸摸她的头,摸摸她的脸,再摸摸她的手,真是一种无法表述的爱切和亲近。因为银珠是她大女儿最小的孩子,就显得特别亲,见到银珠,就好像其他几个外甥也都见到了。
外婆问:“我的小珠子,你过得好吗?”
银珠哽咽着说:“外婆,我过得很好,你放心吧。”
“你姐,你两个哥都好吗?”
“都好,他们都非常好,你不要操心他们。”
“银珠啊,你和花绮在外婆家住几天吧!”
花绮赶紧回话说:“外婆,我们家里都有很多事,来看看你就中了,过几天我们一起再来好吗?”
“好!好!外婆是留不住你们啊,只要你们能常来看我就中了。”
“妈,以后,我带银珠、花妞常来看你,你好好保重自己的身体要紧。”花绮的妈说。
“中,吃过饭,你们就赶路吧,山路不好走。”
花绮的母亲回到庄园后,通过看到自己母亲对没有妈妈的银珠百般疼爱的表露,她对自己的两个外甥女就更加亲切了,每天都安排的是上等饭菜,住的是舒适的房间,睡的是柔软的床铺。他们这个家是个劳动的家庭,主人经常给长工当帮手,如花绮的刺绣,父亲的染浆和向外批运货物,母亲的捻丝等。这些活,银珠和金珠也都能帮上手,金珠由于临产,姨妈不让她干活,只有银珠天天帮花绮写写画画,全家人的生活气氛紧张而又舒心。
一个月过去了,谭庄主为金珠建盖的宅院全面完工,石头墙壁木房顶,内壁全是大竹板装修,门窗整齐,处处结实严密。谭庄主择佳日,金珠、银珠搬进去之后,庄主又为金珠请了两位山医,雇了两个老女仆。十一月六日的晚上,金珠双手抓住床头栏杆,在临产的吟痛中,一个胖嘟嘟的小子呱呱落地,又多一个新生命来到人间。
谭家上下一片忙碌,为金珠的顺利分娩而高兴,花绮的父亲和母亲像自己得子般的喜悦,把最好吃的、最好用的东西都给金珠拿去。银珠和花绮也都忙上忙下的,她们俩个悄悄地说:“真奇怪,人来在这世上也挺快,转眼功夫就多出一口人来。”说后,两人互相看着竟傻笑起来。
小孩子满月那天,谭庄主为金珠的身世安全,没有向外张扬请客,而是喜在家中,做上了几桌丰盛的饭菜,给孩子买了好多衣物和礼品,关着大门庆贺。就在这日,金珠没加思索地向二姨妈全家宣布了孩子的名字叫“姬红”。从此,小姬红的名字响彻庄园上下,成了这个富豪家庭的活宝贝。
金珠离开县城的几个月来,没有听到那边有大的风声,只知道她们的房子被团部一个新当官的占用了。
银珠必定是和她奶奶有着亲密的感情,她很怀念奶奶,便于翌年跟前回到了河村娘家。由于心理的作用,一进大门,就感到有一股寒气入心,她直奔“紫荆园”爷奶的卧室,一看奶奶如落叶脱秧般躺在床上,不禁双目落泪,叫道:“奶奶,孙女我回来看你了。”
刘老太太用干枝般的手揉了揉昏花的枯目问:“是我的小珠子吧?”
“是,奶奶,我是银珠。”
“你妈她去了,你也不回来看奶奶,快把奶奶给想死了。”
“奶奶,我这不是回来了吗?”说着奶孙俩就难过起来。
有人报知刘老四说:“二小姐回来了,去老夫人的住处了。”
刘老四像救火一样跑到“紫荆园”,他一进母亲的屋子便看到女儿就说:“银珠呀,爹想你啊!你咋不常回来看我呢,我一直丢不下你妈呀!我要是能常看到你,就算看到她了,心里就会好受一些……”说着,老泪竟落了下来。
银珠此时想到,他毕竟是自己的亲爹,便说:“爹,你别难过了,我妈她已经是去了,你保重自己的身体要紧。”
正说着,她六婶进来了,刘老四赶紧介绍说:“银珠,你妈过世后,我这心里太难过了,又觉得你六婶无靠,得到你爷奶的同意,把你六婶续过来了,以后你就叫她四妈好了。”他说的“四妈”是排第四个小妾的称呼。
银珠一直低头不语。她奶向她又诉说了一阵子家事,银珠便问起自己的大哥和二哥情况。她父亲说:“你大哥,自给你妈葬后,他从不走进我的屋,我到学校去找过他几次,也没能见上,学校的人说他出外办事了。他也不是一次不回家来,而是回来不见我,你爷奶这里他也来,他老婆孩子那里他时常去,唯独就是不知道看他爹。你二哥这个孽种,一直没他的信,我到南阳城去找他,他不在,四个大商行都是别人掌管着,也要不来钱,人家说二少爷交待过了,必须他回来才能结账,我也没办法。这两个儿子算是白养了,罪过呀!你姐她也不回来。”
银珠说:“爹,你别想得太多了,他们有他们的事情,以后我有空闲多回来就是了。”银珠又向奶奶说:“奶,我走了,你们都要多保重身体。”
奶奶欠了欠身子说:“你可记住回来看我们啊!”
银珠应声说:“你放心吧,奶奶。”说着便站起身向门外走去,临走她也没有抬头看一眼所谓的新四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