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絮》第二卷 第一章 团长移花说团副(六)

当天晚上,张玉玺把团副姬一军特意叫到家里,饭后到客厅里喝茶坐定,他和妻子都像慈父母般的对待一军,这倒不是只今天才这样,以往都是这样。因为,姬一军救过张玉玺的命,便是终生之恩,说起此事,颇有奇巧。
那是一九三六年九月,在张家口一带与中共红军的一次伏击战斗中,张玉玺腿部受了重伤,无法行动,当时他只是个排副,国民党军队把他扔下不管。这时,从山沟里走出了只有十九岁的姬一军,把他背回自己的家,经过医治,两个月后就回到了部队。当时他们的大本营在大同,他走时就把姬一军带上了,他说:“知恩不报非君子。”
张玉玺回到部队后,当然是挂过彩的有功之臣了,一下子就提升为营长,接下来就是团长。这时,被他的上司副旅长桐柏川看中,就把还在天津读书的女儿介绍给他,第二年春天便结了婚。这样,姬一军就一直跟随着他,开始是警卫员,后来从排长、连长一步步地提升为团副,他的升官,一方面是张玉玺的帮助,但更重要的还是他本人有能耐,他的书写能力很强,做张玉玺的助手,这也是上级的决定。
张玉玺坐在一把藤椅上,向姬一军说:“一军,你细听着,今天我和你嫂子特意把你叫来,是向你说一件大事,这事非同小可,你必须得听我们的话,是这样吧?碧云!”桐碧云坐在旁边的発子上没吱声,只是点了点头。
这么一说,姬一军看了看他们夫妻俩严肃的表情,不由得吓了一跳,急忙问:“大哥,莫不是部队又出了什么事情,与咱们有关吗?”
“不是的,是你想不到的事。”
“那是什么事呀!大哥,你快点儿说给我听吧,我这个人性子急。”姬一军说着不由地站了起来。
张玉玺打着手势说:“快坐下,快坐下,急是吃不了热豆腐的。”
“大哥,你就别绕圈子了,直截了当地说出来吧!”
“好,好,是这样一军,你还记得前天从刘府回来的路上我向你说的话吗?”
“记得。”
“我回来给你嫂子说了,她同意了。”一军立即把脸扭向桐碧云,看着她说:“嫂子,你真的同意了。”
“是的,我同意了。”姬一军莫明其妙地想:“这种事她也爽朗。”
张玉玺继续说:“你嫂子不仅仅是同意,而且举双手赞成,要把那位姑娘娶给你。”
“啊!给我?你相中的人给我,我不要。”
桐碧云接着说:“一军,照你这样说,嫂子我就是不好了?”
“不是这个意思,嫂子,你别误解,我是说大哥喜欢的人,我怎能夺人之爱呢?”
“你不要这样想,你大哥压根就是为你张罗的,说是他想娶,那是和你开玩笑的,你大哥能丢掉我吗?”
张玉玺抢过妻子的话茬说:“是啊!是啊!你嫂子讲的都是实话。”
“既是这样,那也不成。”
“为什么?”张玉玺急切地问。
姬一军稍加思索地说:“第一是我高攀不上,第二是我养父母不会同意,离我们家太远。再说,人家姑娘也许早有婆家了。”
“这些都不怕,他许一万家,咱也不怕,不行,咱就用机枪吓他们,没有不成的事。只是你养父母那里吗,我做主了,你就别管了,由你嫂子我们俩当家了,你看过唱包拯的戏没有,如若父母不在,就得向嫂子叫嫂娘,既然身为嫂娘,那就能当兄弟的家,你说是吗?碧云!明天咱就去送聘礼。”
“咳!嫂子当家不当家是另码事,主要一军你已经是二十五六岁的人了,该娶媳妇了。马前马后地跟着你大哥这么多年,我们有责任帮助你成家。至于你的养父母那里,我想他们也会理解的,现在是战乱时期,你又在外边,哪能回家安安生生接媳妇呢,过后,再给家里说也不迟。”
“那可不行,我亲生父母过世得早,是他们亲手把我养活大的,这不同于亲生父母好说,在我们老家婚姻大事不经过父母同意为逆子。你们看这样行不行?你们的情意我领了,大哥批准我回家给养父母打个招呼后,再回来办婚事。”
“这我可当不了家,当前的局势是紧要战备时期,从全国来看,日本鬼子一直扩大占领我们的领土,共产党到处闹翻身,分土地,咱这一杆枪得有两个眼才能对付得了。我们这里现在日本鬼子还没能打进来,让部队扩散到乡村对付共产党,要是鬼子再打过来,我们就够惨了。你想,这个时期能让一个团级干部回家探亲吗?甭说上峰,就我这一关你也过不去,确实不能走。”
“要是这样的话,别着急,让我考虑考虑,给家里写封信讲一讲,过一个时期再定行吧?”
桐碧云看着丈夫的脸说:“玉玺,一军讲的也在理,稍缓缓,你说呢?”
张玉玺出于无奈,瞪着眼,咬牙闭唇思索了一会儿,说:“那就按你们的意思,等一阵子再说,不过,时间不能拖得太久,我下次去刘府就要跟主家摊牌了。”说后,姬一军提出要走,便速速离去。
姬一军走后,天已经很晚了,张玉玺同妻子进了卧室。这时,张玉玺长叹一口气说:“唉!一军这孩子真是个傻大帽,硬是不知道要老婆,这种人世上真少有,我总觉得他有点古怪,是不是身上有毛病呀?”
“睡吧,别胡说了,人家孩子老实,这才是好人呢,你有这样一个帮手,也算烧高香了。”